从当初的一片农田,到现在的高科技企业聚集地。30年间,张江科学城已有“中国硅谷”和“中国药谷”的美誉。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版图,也作为张江科学城建设的主力军,张江高科的发展是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步伐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张江的发展承载了国家战略的身影。
全球定位
张江科学城的前身是张江高科技园区。1990年4月18日,中央决定开发浦东。两年之后,位于浦东中南部的张江高科技园挂牌成立,对于它的未来,构想是建设“高科技产业园区”。但设立一年,这片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的高科技园区依旧是成片的农田。直到1993年年底,六车道的龙东大道建成,园区才有像样的入口。
一场“迟到”的开发,事实上是一次深思熟虑的谋定而后动的布局。在决策者的布局中,张江不仅仅是一个开发区,而是上海为未来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预留的高科技产业的集聚之地。
现在看来,正是这次布局让张江有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底气。
1999年,上海启动“聚焦张江”战略,张江高科技园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投资促进中心主任赵晓蕾曾在张江工作了17年,长期负责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投资促进工作。据赵晓蕾回顾,浦东开发开放30年就是一场“开放倒逼改革创新”的大实验。比如说,当时张江想引进生物医药企业,但90年代末的外商投资法规定制药领域对外资不开放,必须合资。
“日本项目麒麟鲲鹏、三共制药、津村制药(汉方药)等,90年代末要进入中国市场,怎么办?找了中国本土的医药企业合资,但又担心知识产权会有风险。当年我们开发区为了招商引资,抓紧形成医药产业集聚,虽然那时开发公司没有对外投资的主营业务,但特地通过国资委审批流程,愿意出资做合资方,占10%,做‘隐名股东sleeping partner’,不发言只出钱做好服务,这样一来一方面符合了当时的国家外资政策,另一方面重要的是项目就能落下来了。”
赵晓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像这样“一不小心”从开发商变成投资商,后来发现甜头了,把张江的主营业务做系统地调整,才有了张江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功能定位:“一体两翼”,即一个开发公司应以开发建设为主体(开发商),一方面做好服务商,另一方面做好投资商的“三商理论”。
2014年,.总书记在上海提出了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15年,上海将科创中心建设列为“一号课题”,张江科学城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在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围绕科技产业发展,实现了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重点突破。
2016年,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再次提速。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4月初,国务院批准《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方案提出,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而该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到2030年,着力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终要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其中,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入国际先进高科技园区行列。
张江高科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樱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科技创新中心)从‘出生’就在浦东张江这片沃土,虽然经历了从‘张江园区’到‘张江科学城’的变化,张江始终以助力高科技企业发展、助力自主知识产权企业作为使命。”
以集成电路为例,紫光展锐研发的国内代基带芯片诞生在浦东;中芯国际量产的国内先进的12英寸、28纳米制程晶圆诞生在浦东;新昇半导体的国内300mm大硅片项目诞生在浦东;中微半导体开发出的台国产等离子体刻蚀机诞生在浦东;安集微电子量产的国内唯一实现集成电路领域高端化学机械抛光液诞生在浦东。可以看到,许多个国内都诞生在浦东,而且是张江地区。全球芯片设计中有7家在张江设立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全国芯片设计中有7家总部位于张江,科创板上市的张江企业15家,占整个上海市的50%。
创业热土
2019年,浦东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1万亿元,正聚焦“强光”、“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智慧造”六大硬核产业的发展。张江在其中承担的任务非常重,这是浦东给张江的课题,也是张江正在努力交付的考卷。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凭借“895创业营”这一载体,“张江高科”从招商引资的“空间提供商”转变为创新创业链的“时间合伙人”, 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目前张江高科参股投资了包括了上海微电子装备公司、七牛云存储、云从科技、钛米机器人等在内的诸多潜力股企业;集聚了科创母基金、浦东科创基金、武岳峰集成电路并购基金、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管理了20亿张江燧锋基金。孵化器约300多家企业处于在孵阶段;895创业营为创新创业项目及中小微创业企业搭建起资源共享及创新服务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浦东新区是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市1/3、产业规模占全市1/2,今年产业规模预计接近1000亿。
在张江科学城中部核心区有座“张江人工智能岛”,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是由张江集团负责开发运营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聚集地,是国内“5G+AI”全场景商用示范园区、上海市首批“AI+园区”试点应用场景、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核心承载区。
张江人工智能岛已经成为AI的网红地标,《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实地采访时看到,目前,岛上有 21 幢建筑,30 多个智慧未来的应用场景,集聚了IBM 研发总部、微软 AI&IoT Insider 实验室、英飞凌大中华区总部等跨国企业巨头,ADA Health(中德)、齐感科技(中以)、远景智能(中新)等合作项目,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等科研院所,阿里巴巴上海平头哥、云从科技、小蚁科技、汇纳科技、黑瞳科技等独角兽企业以及张江创业工坊@AIsland、红杉数字智能产业孵化中心、IBM Wastson Build 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未来,将有8000 位人工智能研发工程师和科学家在岛上工作。
“岛”上的代表企业、云从科技副总裁杨桦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云从2016年落户张江,我们主动选择张江,有两个原因,是张江有大量的高端人才,对我们这类高科技企业来说,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张江人才集聚很吸引我们;第二是张江的产业高度集聚,基因里就带有研发的属性,这里有良好的研发氛围,我们的研究院和运营中心都在上海。”
杨桦认为,AI本质上能够把稀缺资源,也就是我们的服务以10倍、100倍的量级扩展出去,让每个人享受更好的服务,这是云从努力的未来。人机协同是AI落地期核心战略。
杨桦说:“过去这几年,人工智能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对我们来说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因为很多人觉得人工智能自从AlphaGo战胜李世石以来,马上要改变世界了,马上要把我们人类都颠覆了,可惜我们确实做不到这么快,因为人工智能是一个从基础研究开始的科学,我们真正做好这一行需要很长的时间,要很多的人才很多年的积累,就是要从把核心技术的一个点变成核心技术的一个面,要从纯粹的软件产品变成硬件、软件、云平台等一体的解决方案,然后再要深入到每个行业用人工智能技术去改变它,这一切都要有一大批的志同道合的从业者长期坚持和努力。”
“2005年,我曾到过张江,这里零零星星的只有几个楼,很荒凉,没想到15年过去了,这里的商业配套已经全部跟上,就连很多广场都经常是人山人海,我也在张江安了家。”在杨桦看来,浦东开发开放30年,一路科技创新的张江,从张江高科技园区到张江科学城,华丽蜕变。“我们人工智能企业为什么都喜欢选择在张江?因为在张江可以看到‘未来’。 而立浦东,已是世界经济,下一个30年,浦东仍将书写智慧传奇!”
- 张江4家众创空间通过2021年度上海市众创空间“三化”培育项目绩效评估 2024-11-18
- 浦软孵化器 张江软件园 浦东软件园 孵化器入驻 2024-11-18
- 完成经营总收入24800亿元!保税区域2021年“成绩单”发布 2024-11-18
- 保税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增长 2024-11-18
- 着首部生物医药产业浦东法规落地 上海浦东新区推动产业“加速跑” 2024-11-18
- 浦东:好项目不缺土地 好产业不缺空间 2024-11-18
- 浦东向生物医药企业郑重承诺:好项目不缺土地,欢迎来投产 2024-11-18
- 进口德国二手机床海关申报要求|报关手续|装运前检验检疫注意要点 2024-11-18
- 上海外高桥港进口货物清关海关申报经验总结 2024-11-18
- 上海保税区进口服装一日游报关流程手续 2024-11-18